老说别人傻的人,得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
作者:editor_meiting 日期:2020-08-13 浏览

最近半佛老师出了一个新的视频,聊的是关于年轻人是否应该买房的事。对于整个视频印象最深的是半佛老师始终强调,一定不要倾其所有去凑首付,无论如何都要留下容错成本。也因此,我想到了另一件事,那就是员工思维与老板思维。或者说的好听点、高明点,即二月河在《雍正王朝》中提到的帅才思维和将才思维。前者指的是雍正,后者指的是十三爷。

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哪呢?那就是风险承担人与预期的差距。体现在具体事情上就是员工经常抱怨的:为什么这事明知不可能实现老板还要去投资?我的方案那么好为什么不被采纳?

答案很简单,因为你不是既不是风险承担人,方案也达不到老板预期。尤其后者的差距——即你个人预期和老板的预期差距——很可能成为你与老板之间的分歧,到最后,就成了“整个公司除我(们)都是傻帽”的观点。

别笑。随便去哪家中小企业问下,甚至去大企业问下,但凡有一点信任,员工都会这么回答你。

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?

因为无论什么决策,员工的第一考虑是成果,是项目完成后可以落到口袋里的,实实在在的钱。而老板第一考虑的是成本,是万一无法实现,那么产生的亏损要如何挽回。再往深了想,如果项目成功了,那么它产生的净利润能否抵消不做该项目付出的成本……种种种种如此下去,最后老板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就是不做更好。而项目一旦取消或中止,那么作为员工所付出的脑力成本和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打了水漂,这也就难怪员工会抱怨了。

除此以外,还有预期的不同性。中国有句古话叫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。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,想要“一招鲜吃遍天”基本不可能了。包括老牌如甲骨文、强如支付宝、腾讯等都在不断求变,那么一家开了好几年的公司想要拓展业务也是必然的。毕竟鸡蛋不能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,就像买房不能掏空全部家底一样。这个时候,老板想转变了,老员工思维却未必能跟上,甚至可能还原地踏步,更夸张的就是“深陷泥潭”而不自知。从而与想去另一个篮子里放鸡蛋的老板产生想法冲突,这又是另一个典型的员工思维了。

所以,在这个时候骂老板傻帽的员工,其实说到底还是获利没跟上,或者思维没跟上,又或者,是试错成本跟不上。毕竟,谁的成本不是成本呢?当自己付出劳动后得到的却是否决,骂人也不足为奇。

但这真的好吗?为什么不能沟通解决呢?

老板给出新行业前景与期待,愿意的员工去了解并执行,不愿意的员工留守或跳槽。给每个人一个选项,实现多方共赢,不是更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