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复粗心,不一定是你真的“粗心”
作者:editor_meiting 日期:2020-08-13 浏览

从小到大,每次考试,每次汇报,每次各种各样的日常性工作你是不是都会发生标点错误、数据错误,甚至读题漏题的问题?

每每如此,家长也好老师也好,总以粗心惯之一切,然后殷切说下次一定要注意。久而久之,便让自己产生压力,仿佛不细心就万万不行。结果,粗心的情况没能改变,自己倒是压力大到睡不着觉,头发更是大把大把掉。

然而正如同张朝阳只需要4小时睡眠而爱因斯坦却非睡足10小时不可,细心这件事可能并不是你的错误而是你的出厂设置。有人天生更注重细节,在“大家来找茬”上表现的也更好;但也有人更注重大局,细节上不仅不敏感,简直就是粗放。例如华为老总任正非,就是把握华为大方向的投入,而细节上如芯片采购、库存等,就交由余承东来负责与宣布。

只是如同二八定律的无处不在,能做到高处的人到底还是少数。因此,仅以粗心、大局感强来安慰自己对于工作还是毫无益处,日常的数据报表也还是要自己来处理。因此,在这点上,还是需要进行规划与练习。

一般来说,大局观重的人往往更容易注重事物之间的关联,思考方式也更为跳跃。因此,难以做到按部就班。倘若从事行政、财务等这些必须注重细节的职业,那么付出的精力也就更大——因为要花更多时间检查。这种时候,事前规划、事后检查这种从小念到大的话就得拿出来再重复无数次了。但比起之前学生时代只要做“错题集”,工作以后遇到的问题也更多、更复杂。这种时候的可存档、可追溯就变得非常重要。不同版本之间的记录,既是检查自己与他人的思维变化,也是重新熟悉项目的重要方式。

也就是说,对待任何一项需要注重细节的项目都要做到以下几项:

1、 事前规划。

将事情分作几块,块与块之间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校验,用铅笔或其它能够强迫自己逐字逐句去看的工具逼迫自己注重细节,完成初步校对。

2、 留档追溯。

留下项目里所有存在修订的版本,用时间或者序号标注,一旦后期文档出错,可立刻追溯至前档查询出正确数值。(当然如果最开始的档案就有问题那就只能怪自己了)。

3、 事后校对。

无论有多少个修订稿,每次修订完成后一定要校对。所有重要的数字或其它专有名称都标记出来,与终稿做出最终比对,防止错误。

记住,不管出厂设定为何,最终,人还是习得性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