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职,需要寻求定位,方能匹配
作者:editor_meiting 日期:2020-08-20 浏览

今年,随同疫情全球化,各个国家的失业率都陡然提升。根据CEIC显示,南非3月的失业率高达30.1%,这对整个就业市场都是巨大的挑战。因为它不仅意味着中老年员工的失业,也意味着新毕业的大学生前途漫漫,可能刚毕业,就“失业”。

这种时候,削尖了脑袋到处找工作的大学生非常多。前几天就曝出新闻说两位毕业生工作6天提辞职结果反遭老板索赔10万的事。这件事当然是老板不对,但也侧面反应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(以及一些工作了几年却没怎么经历社会的求职者)对自己和工作的定位是如何匮乏。

按照国家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规定,我国企业是按照年度应纳税所得额、从业人数与资产总额来划分大中小微企业类型的,其中企业又分为工业企业与其他企业两种,规定数额有些微区别。通常来说,外企、名企确实更有吸引力,规章制度往往也更加标准,不会发生新闻中6天辞职反要求赔偿的事。但与之相对的,它要求的工作能力也越高,心里承受能力也越强,身体条件也更好,淘汰率自然也常年居高不下。多少华为员工努力几年后转去其他公司,受不了的,也正是与他加班工资相匹配的加班强度。这不是对错问题,就像再好的学习方法也不能通用,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一旦不适合,立刻慧剑断之,减少沉没成本,也是一种大智慧。

那么,如何选择与自己匹配的呢?首先,可以参看一些心理测试选项来参考自己更适合哪种职业。例如非常流行的《霍兰德人才测评》,即可作为一个参考物。但做归做,一定要记住,这仅仅只是参考,而不是绝对正确的可行。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生物,参考变量如兴趣、规划、爱好、发展,对职业选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其次,大量搜寻感兴趣的在招职位,检验同一职位在不同公司所负责内容的不同程度,在评价自己是否合适。如果是大型单位如腾讯、阿里,还可以参考实际工作时长、工作内容来检验自己是否能够适应。

第三,一定要记住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兴趣不仅可以拯救工作的枯燥,也能够让你一直保持学习热情,而不是从学生变成社会人以后就进入混吃等死行列。在信息量已无限爆炸的现代社会,已经不是黄庭坚所说的“一日不读书,尘生其中;两日不读书,言语乏味;三日不读书,面目可憎”了。而是三日不学习,就可能被人远远抛在身后,难以跟上工作需求了。